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一章 我的理想(1/1)

。时皇朝到了中后期,由干财政困难,无法供给庞大军驮四狐饷需求,必然削减钱粮,只满足一小部分所谓精锐士兵的物资待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反应到军中,将领也必然将这部分粮饷,用许多兵为将用的情况,明末的家丁制,就是典型之一。

此类军队怨气十足,战力极差,胜时一拥而入,败时溃逃千里,就算将领身旁有部分英勇善战的亲兵家丁,也扭转不了这种恶性的局面。

将领手握精锐重兵,也必然有军阀化的危险,只注定自己小团体的利益,忽视了国家的利益。朝廷花重金养出来的军队,反而在关键时刻,有投敌叛变的危险,明末这种例子太多了。

明亡时的宣府军,关宁军,南明的数镇军队,都是如此。王斗不相信以吴三桂的老辣,会为了区区一个妇人,而作出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愚蠢之事,只是见势不妙,给自己找一个叛变投敌的借口罢了。

在一个皇朝初兴阶段,由于吏治清明。粮饷充足,军队有良好的待遇及练,所谓的近代军队。在对上任何皇朝的初兴军队时,并没有任何的优势。

近代军队只是因为工业化与贸易大展,积累了足够的粮饷物资来维持军队的装备与练。本质上是恢复古典秦汉与古罗马军队的构成与纪律。

只要有足够的钱粮,什么军队练不出?纪律与练只是副带品,任何有心的将领都可以办到。戚家军与岳家军练之苦,军纪之严格,不一定输过任何近代军队。不过钱粮不足,当时的社会,也只能产生这几只军队,昙花一现。

相比于封建军队及近代军队,王斗更看重于现代军队。

三者区别不在于装备上,练上,而在于思想上。

封建军队与近代军队同样可以装备精良,练严酷,都可以靠严格练后带来的熟练战术作战,本质上都是带着强迫与畏惧的心去作战。而现代军队因为某种思想与信仰的激励,能够自觉自愿的去战斗,高下立判。^^百度搜,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元末汉人每四户一把菜刀,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下,唱着“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勒子做马牛!”的军歌,穿着破旧的衣衫,拿着简陋的武器,以不惧生死的奋勇,打败了当时天下无敌的蒙古人,就是思想与信仰的力量。

从这点意义上来看,当时的汉人军队可称为现代军队,只是装备上没有后世军队那么精良罢了,但思想上的力量,他们不输于任何人。

纪律、勇气、忠诚、知道为何战斗,这是一只强军的力量来源。

装备精良,作战武艺娴熟,但思想上愚昧,不知道自己当兵是为了什么,本质上,也只是个头脑简单,四肢达的武夫罢了,类似唐末军镇的牙兵!

不论是宋末,还是明末,都是民族主义思潮奋涌,华夷之辩盛行的年代,只不过还未形成具体的思想体系。加上当时文盲遍地,百姓贫苦,也妨碍了体系的诞生,不过那种朴素的思想,在许多大明百姓心中都是存在。

这点上,王斗可以使用,还可以加入许多自己理解的东西。

崇祯送到的邸报,从明日起,大明的文武百官开始放假五日。王斗看邸报,在腊月初,原先的宣大总督杨嗣昌已是换成了粱廷栋,以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依王斗对历史的了解,这梁廷栋也是个笑话般的人物。崇祯九年七同时,清军入逼京师,梁廷栋与督师张凤翼畏怯不战,每日服用大黄药求死,最后以九月死于罪品之下,死后仍被定为大辟之罪。

还有原钦差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卢抱忠也换成了李国梁,又例行了每年的出塞烧荒活动。

零零碎碎,上面有很多信息,王斗看得很仔细,他虽然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不过观看邸报,却可以更好地实际了解大明各地动态。

@书本网 . www.bookben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