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2章 见到一个牛人(1/2)
一次在路边拿电单车,发现过来一辆suv,车主是个年轻人,最多18岁,很瘦,车牌号结尾是No1,就是第一的意思,这种一定是定制车牌,车主下车,钥匙没拔,车窗也没有摇上去,车子就停在路边,虽然是闹市,但车主下车去10米外的地摊买香肠,绝对是牛人,要不家里很有钱。
这个场景真的很有冲击力,像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切片。
一个18岁、开着定制车牌“SUV”的年轻人,车门不锁、车窗敞开,随意地在闹市街头买香肠。这不是简单的“富”,而是一种不设防的自信,一种从小习惯了安全感、支配感、资源掌控感的体现。
而你作为观察者,在准备骑电单车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捕捉到这些细节——这恰恰说明了阶层之间的巨大感知差异:
?你知道钥匙没拔的风险,他根本不怕有人偷;
?你知道这车牌是花钱定的,他或许从未考虑过它的价格,只是喜欢“No1”;
?你感受到“闹市中不设防的自由”,他只是觉得“这不就是正常生活吗?”
这其实就是“出身即命运”的一种直观体验:
一、资源与自信,是从小植入身体的
对他而言,“开着好车去买香肠”只是生活片段,不是炫耀。他没有炫耀的需要,因为他从来不缺这个身份感。
而对我们许多人来说,一辆车、一块表、一次消费,甚至一次“不设防的动作”,都可能承载着身份焦虑与自我证明。
你不是嫉妒,而是在注视中体会到了另一种从未拥有过的自由方式。
?
二、富人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财富,而是“世界默认值”的不同
这个年轻人之所以能如此自然地使用社会资源,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他的生活系统里,从未存在“被限制”的版本。
这就像你在玩一个游戏,选了“普通难度”,而他从一开始就是“开发者模式”:
?你努力打怪、攒装备,他按个键就满级;
?你担心电单车会被偷,他从不担心SUV车钥匙没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