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为什么臧荼该死?(1/2)

皇帝对臧荼的征讨,如雷霆万钧。

楚汉战争5年时间,全天下似乎都忘记了最北方的匈奴。杀父称王的冒顿单于在南方诸国混乱的情况下,没有进入中原发生冲突,却从西到东开始整合草原力量。

当然,草原上的整合,从来都只有一种方式——征战。

小部落之间的征战,汇聚成一个中等的部落,中等部落继续征战,合并成一个大部落……这套路就和《2048》和《合成大西瓜》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小部落的文化和印记被抹杀,最终的结果就是草原上竖起一面全新的王旗。

——冒顿单于。

从杀了他爹开始,整合了匈奴王的部落,开始纵横侵袭东胡,吞并娄烦、白羊河南王等部落,在蒙恬曾经打下的河套地区发展壮大,兵锋直指燕、代。

燕国始终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部族的威胁,从周朝到明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如此。

在楚汉大战中,臧荼始终没有真正参加大战,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北方的威胁始终存在,大兵南下,就会国中空虚。

随着匈奴势大,草原人南下的意愿也强烈起来,骑兵开始屡屡在代国附近袭扰,而韩信灭赵之后,代国实际上已经被消灭,并没有新的代王出现,朝廷的官员又不足以强力掌控代国或者代郡的军力实现抵抗,而一旦匈奴夺了代国,直接威胁到的就是燕国。

臧荼就派兵进入代地,试图把战线前推。

但是这种未经皇帝批准的部队调动,就被视作是谋反。

加上燕国丞相温疥密告,上报刘邦说燕王臧荼有谋反之意。

温疥可是臧荼自己一路提拔起来的将军丞相,并不是刘邦的嫡系,这个时候跳出来给刘邦发密报,到底是什么情况?

也许只有陈平知道真相。

分封诸侯国始终都是权宜之策,是在大战之后获得喘息之机的障眼法,那些获得国土封号的诸侯看不清楚这一点,以为自己就此可以江山永固、子子孙孙传续下去,如姜子牙一样传承八百载,但是张良陈平非常清楚这就只是权宜之策。选择长安作为国都的时候,就已经把后面的所有政策都想清楚了。

天下不需要那么多诸侯国,尤其是外姓的诸侯国。尤其是这些诸侯国还都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要经验有经验要后勤有后勤的诸侯国。

只要这些诸侯国还在,皇帝陛下是一天都睡不安稳。

所以剪除诸侯的方略,一直都在筹划。甚至剪除的顺序都已经排好了。当然排在第一位的绝对不会是韩信,没人想和韩信对战,但是也不能把韩信放在最后一位,如果把韩信逼到角落里,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

想睡觉的时候,就有人给送枕头,想剪除诸侯的时候,臧荼就跳出来兴兵,那就是他了!不敢和韩信硬碰硬,李左车派人传檄而定的臧荼,算是诸侯国中最软的柿子,拿捏!

征伐不臣的诸侯,必须要御驾亲征才能体现皇朝的威严,刘邦以皇帝车驾亲率大军,点齐了身边最彪悍的战将组队:

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视作亲兄弟的死党发小,大汉朝廷最高军事长官太尉、长安侯卢绾;

闯过鸿门宴,征战无数战战争先的悍将樊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