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打不过就避
翌日一早。
朝议尚未开始,怀恩就从众多消息渠道得知了今天刘吉将要代表文臣,参劾张峦和李孜省之事。
李荣凑到怀恩跟前,小声道:“或许是那位刘阁老有意放出的风声,如此也是为彰显他与朝中重臣保持意见一致。
“据说此番那些馆阁之臣都会听其号令,全力参劾,阵仗不可谓不大。就是不知道,他们的举动会不会也跟先前一样,被陛下当场给驳回去”
怀恩笑了笑,摇头道:“先前只是御史言官站出来参劾,阵仗不大,而对朝中不法事秉公直言,那是科道中人的职责,不足为奇……这次却不一样,连阁老、尚书都参与其中的话,毕竟形成舆论风潮,陛下不可能不听取意见。”
“会吗”
李荣似乎不太相信,毕竟皇帝对张峦的宠信有目共睹,连带着李孜省都受到许多眷顾,有时候连他们这些皇帝跟前的近臣都感到眼热。
怀恩自信满满地道:“你莫非忘了先前陛下拔擢李孜省为都御史旧事要不是朝中大臣竭力反对,李孜省或许就直接被委命为巡抚都御史,掌握一镇兵马了。而眼下,只是当时之事的延续。”
李荣会意地点了点头:“怀老言之有理。李孜省并未有提调一镇兵马的权力,空有佥都御史的名头。如此他却敢从大同和山西两镇调拨人马,眼中违背了当初朝议的指导精神,而由众大臣于朝会上当众提出质疑,甚至参劾李孜省,便合情合理了。”
怀恩点了点头,却未再过多评价。
显然怀恩对此还是心存疑虑。
李荣大概也察觉到怀恩这种迟疑的态度,当即问道:“怀公公,您是不是担心,要是李孜省真的在西北建功立业……”
“有这种可能吗”怀恩突然问道。
“不会。”
李荣连想都没想便作答。
怀恩皱了皱眉,一摆手道:“茂春,我不想听你人云亦云,净拣好听的说,只想倾听你的肺腑之言……你便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评述一下这件事。我想知道,我存在的疑虑,你是否能察觉到。”
李荣心说,你这是考校我么
他显得很自信,侃侃而谈:“如果换作以往,任何人都不会相信光凭李孜省的本事,能在西北有何作为。李孜省从来都不是治军型人才,但因为有张国丈在,一切就有了变数,因为涉及到张国丈的太多事,都不能用常理去揣度。我不太敢确定李孜省是否有能建功立业的可能。”
“嗯。”
怀恩释然地点了点头,随即继续问道,“茂春,你对李孜省了解多吗”
李荣点头道:“在内宫当值多年,我对李孜省还算是比较熟悉的。”
怀恩闻言笑了起来:“你比克恭更为稳重,他身上有许多缺点,其中有一条就是先皇时,与皇宫内外的人往来太多。他做事很有分寸,可惜不能做到独善其身。”
李荣听到这里,颇受鼓舞。
不过随即他便意识到一个问题,怀恩只评价了萧敬,却没有说另外一个竞争对手戴义。
至于司礼监内还有的陈宽、杨鹏等人,暂时都上不了台面,未来竞逐掌印这件事上,这些人对他尚构不成威胁。
怀恩颔首道:“我所担心的也正是如此。眼下众官员已经被对李孜省的刻骨仇恨迷住了双眼,当初他们对李孜省有多追捧,如今落井下石就有多不近人情。可一旦李孜省借助张国丈相助,有机会在西北建功立业,在陛下心目中留下能吏干臣的印象,再想动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李荣提出自己的疑问:“李孜省会不会借助张国丈的关系,就此在西北扎根如果他有机会掌控西北军政大权,拥兵数十万,那以后张国丈在朝中可就……”
怀恩嘴角抽了抽,问道:“所以说,茂春你更认为李孜省此番会在西北取得赫赫战功,而不是如他人所攻击他的那样,会无功而返,甚至折戟沉沙”
“这……”
李荣欲言又止,在这一瞬间他掌握不好怀恩的心态,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