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那个啊……可是我们为‘潘神迷宫’准备的另一个惊喜,也是一种能让游客获得前所未有体验的特殊‘交通工具’。”李工脸上那神秘的笑容,在提及那巨大的闸门和延伸的轨道时,愈发浓郁。
刘楚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他随着李工的脚步,向着那处特殊的构造走去。
越是靠近,那金属闸门的厚重感与旁边小型控制室的现代感就越发清晰。
而当他们绕过一小片用深色原木桩围起来的、种植着色彩艳丽非洲凤凰木的矮树丛后,眼前的景象让刘楚再次感叹设计者的巧思。
闸门和轨道并非孤零零地杵在那里,其外侧,竟是一个颇具规模、充满浓郁非洲部落风情的游客集散广场。
一条宽阔而略带弧度的排队等候廊道,从广场边缘一直延伸到闸机入口。廊道的顶棚是用厚厚的、晒干的茅草铺就,被一根根深褐色的、表面雕刻着简朴几何纹路的非洲乌木柱子支撑着。
茅草顶棚边缘垂下细密的草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细碎而晃动的阴影。
廊道两侧的矮墙,是用一种混合了赭红色泥土与草屑的材料糊制而成,墙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用白色和黑色的天然矿物颜料,绘制着奔跑的羚羊、狩猎的部落勇士等充满动感的图案。
而廊道的尽头,便是这个名为“部落之心”的游客广场。
广场的地面,并非冰冷的水泥或石板,而是用一种色泽深沉、纹理细腻的非洲檀木拼接而成。每一块木板都经过精心打磨,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踩上去带着一种厚实而富有弹性的质感。
木板之间并不是严丝合缝,而是刻意留出了一些细微的缝隙,模仿着原始部落中用原木铺设地面的粗犷感。
细看之下,有些木板的表面还用烙印的方式,烫出了一些类似太阳、河流或动物足迹的微小图腾符号,不经意间便能发现这些隐藏的细节。
广场的四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座造型古朴的圆形或椭圆形茅草屋。屋顶的茅草厚实而蓬松,边缘修剪得参差不齐,更添了几分原始风味。
茅草屋的墙体,有的用粗砺的、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块垒砌,石缝间填满了黄褐色的泥土;有的则完全是用深色的原木紧密排列而成,原木表面还保留着树皮的粗糙质感。
每一座茅草屋的门窗都设计得别具一格。门是用厚重的整块原木制成,上面镶嵌着兽骨或彩色石块作为装饰;窗户则没有玻璃,而是用细密的藤蔓编织成带有镂空图案的窗格,既通风透气,又带着朦胧的美感。
墙壁上,悬挂着各种造型夸张、色彩浓烈的非洲部落面具,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则笑容诡异,眼睛部分往往用贝壳或反光的金属片镶嵌,在光线下显得炯炯有神。还有一些用兽皮、羽毛和彩色珠子串联而成的图腾柱或装饰挂毯,随风轻轻摆动。
广场中央,有几处用天然岩石堆砌而成的花坛,花坛中种植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叶片肥厚或花朵奇特的非洲热带植物。其中一株植物,叶片边缘带着金色的绒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另一株则开着一簇簇酒红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类似香草的甜腻气味。几只色彩斑斓的仿真蝴蝶,被巧妙地固定在花叶之间,栩栩如生。
“李工,这里……是这个项目的起点站?”刘楚环顾着这个细节满满、几乎让他以为真的置身于某个非洲原始部落的广场,开口问道。
“没错,园长。”李工的语气自豪,“这个‘部落之心’广场,不仅仅是那个特殊游览项目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它本身也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游客服务区。”
他指着广场一侧几栋规模较大、用回廊巧妙连接起来的茅草建筑群:“那边,是我们特别设计的非洲部落主题酒店。完全按照最原始、最生态的风格打造,夯土墙、茅草顶、原木家具。
酒店一共只有三十八间客房,每一间都拥有一个独立的观景露台,游客可以直接在房间里远眺到‘潘神迷宫’内部的部分景观,运气好的话,甚至能看到一些动物在远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