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技术方案又如此诱人,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放手一搏呢?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
当众人拖着疲惫且兴奋的身体离开会议室时,他们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干劲。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总经理,是认真的。
他不仅有想法,有魄力,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周离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他一方面亲自带队,与技术部门的核心骨干一起,夜以继日地完善挖泥船的设计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他频繁地往返于海口、北京和国内几个重要的造船基地之间。
在北京,他凭借系统赋予的身份和那份极具说服力的项目报告,成功争取到了华夏交建集团总部高层的认可和支持。
集团不仅同意给予资金上的倾斜,还协调了旗下最顶尖的设计院和研究院所,全力配合沙省航务公司的项目。
同时,他也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与国家相关部委建立了联系,
将这个项目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装备的高度,为后续申请专项补贴和政策支持铺平了道路。
在各大造船基地,他则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与国内几家实力最强的船厂进行谈判。
他既要确保建造质量和技术要求,又要尽可能地压低成本,争取最有利的合作条件。
他的专业素养和谈判技巧,让那些见惯了大场面的船厂老总们也暗暗佩服。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来自内部的保守势力、外部同行的竞争压力、以及国际上某些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封锁,都给项目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在与一家国外知名疏浚设备供应商谈判引进关键零部件时,
对方态度傲慢,不仅开出了天价,还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技术限制条款,试图扼住中方的喉咙。
谈判桌上,对方代表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周先生,不是我们不卖,实在是这种级别的核心部件,技术太敏感。
贵公司想要,可以,但价格嘛……
而且,我们有权随时对设备进行检查,相关数据也必须与我们共享。”
周离听完,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但眼神却冷了下来。
他端起面前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贵公司的诚意,我感受到了。
不过,我想提醒一下,时代不同了。
华夏不是一百年前的华夏。
你们能造的,我们或许暂时还差点火候,但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不仅能造出来,而且会造得更好、更便宜。”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盯着对方:
“至于现在嘛……既然贵公司觉得这笔生意难做,那就算了。
我们华夏有句老话,叫做‘靠人不如靠己’。
没有张屠户,我们照样吃得了带毛猪。
说不定,过几年,贵公司在向我们采购设备时也能保持现在的态度。”
说完,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对身后的团队成员道:
“我们走。”
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留下谈判桌对面目瞪口呆的外国代表。
这种强硬而自信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公司内部的管理上。
对于那些消极怠工、或者试图从中作梗的人,他毫不手软,该调整的调整,该处理的处理,迅速在公司内部树立起了绝对的权威。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南海前线的工程。
在等待新船建成的同时,他优化了现有船舶的调度和管理,
引进了更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方法,使得几个重点岛礁的吹填工程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还亲自乘坐补给船,前往几个条件艰苦的施工岛礁视察。
他与一线的工人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实际问题。
他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将士们的士气。
看着那些在烈日和风浪中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们,
看着那一片片由黄色沙土逐渐变成绿色岛屿的土地,周离的心中充满了豪情。
他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