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他们对此很是自信。
尤其是天下文脉、曲阜孔家也没被额外对待,他们更是散布威胁言论,说林冲此举已经得罪了天下士林,不会有读书人支持他,必定会自取灭亡。
得罪了世家大族和天下读书人,依靠那些贱民泥腿子,能成事才怪了。
等着吧,消亡只在眼前,猖狂不了多久了!
这是他们共同得出的结论,认为林冲是在自掘坟墓。
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穷苦百姓能孕育出多么强大的力量,有了民心支持,他们这些阻碍,根本算不得什么了。
何况,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反抗到底的,林冲也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除了同等标准分给土地外,在商业一途上,可是给了他们极大的方便,鼓励他们出海、入塞、下洋,还以军队为屏障,保证他们的利益。
尝到甜头的人,转头又闷声发大财。
林冲也根本不去避讳,回头就发行了安北日报,让萧让全权负责,将安北大都护府的各项政策大力宣传出去,形成民意大潮,无人可以阻挡。
在柴进捐献家产进入登州之后,那些闹腾得厉害的人,终于渐渐偃旗息鼓。
要知道,柴进对安北军,那是有重大贡献,该享受特殊待遇的。
但是,林冲并未特殊对待,还是收回了其土地和经济命脉盐铁经营权限,请入登州为官。
然后,梁山书院、登州学堂的学子进入政事堂,分派各地为官为吏,解决了没有读书人支持的隐患,他们终于明白,林冲早就将所有情况都想到了。
根本不需要依靠他们成事,只要牢牢抓住民心,推行各项策略,读书人也好,当兵的也罢,根本不会缺人。
而且土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再将土豪地主、世家大族都给分化瓦解,其治下根本没有力量能反抗其统治,这就是林冲的恐怖之处。
安北大都护府每占领一地,就治理一地,步步蚕食,稳扎稳打,可以说是稳如泰山,根本没有后顾之忧。
然后,大肆发行、并取得极大宣传效果的安北日报,在安北军北上后,就将重点转移到宣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大意义上来。
安北军进攻的情况,取得的战果,也都详细报道出来,顿时又占住了大义,吸引了更大的民心,凝聚了更为强大的力量,这些反对林冲的声音,彻底消失无踪。
甚至不能说安北军的不是,毕竟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所有汉人都想要见证的奇迹。
而且朝廷也似乎要坐观其成,召集起来的兵马,没有趁机进攻安北军,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安北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成功的几率很大。
安北日报的影响是巨大的,无数有志青年,在得知安北军取下易州和涿州、兵围燕京后,纷纷北上,投身安北军,希望能参与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壮举中来。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远远不止安北大都护府治下,这就更加证明了林冲的高明之处,只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安北大都护府,将是天命所归。
这个天下,也是时候洗牌了。
聪明的人,到处都有,于是暗中下注的人,也多了起来。
林冲对于这些涌动的暗流,根本不放在心上,只一心要先拿回燕云十六州再说。
如今生擒萧干,心中更加有底了。
燕京南门守将,根本没有主持大局的能力,在被酆泰一席话告知他们的主心骨耶律淳兵败之后,更是士气低落,惶恐不安起来。
在这样的气氛中,安北军的猛攻开始了。
火炮齐射,盯住城门轰击;投石车呼啸,将无数霹雳弹投上城上去,炸得辽军鬼哭狼嚎,人仰马翻。
再近一些,是火铳、八牛弩、神臂弓齐射,压制得城上本就心惊胆丧的辽军抬不起头来。
然后弓弩手推进,覆盖射击。
不需步军逼近,城头已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萧干见了这一幕,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安北军的手段,果然是层出不穷,威力无匹。
林冲果然没说大话,不用他做人质,也可以拿下燕京南门。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步军顺利越过护城河,在火炮掉头轰击城上后,奋力强攻已经被轰击得面目全非的城门。
邓元觉、索超、吕师囊、李应等步军将领,身先士卒,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