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宁感叹:“金氏这是真心疼爱继子的。”
“她自己都说了,其实她觉得,那就是她自己的孩子回来了。”柴晏清也有些许感叹:“在她心里,或许那就是她的孩子。所以,她是真心为了儿子好。”
甚至为了儿子能过得舒心,也愿意放手给周娘子。
倒是周娘子,一直对金氏十分防备。
祝宁实话实说:“大家都听多了继母不好的话,心里难免防备的。”
柴晏清语气平静:“但世上的确是好的继母少。一旦有了利益牵扯,难免就多了算计。”
听他这样一说,祝宁倒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好像柴晏清的继母就不太好。
感觉有点儿戳痛了柴晏清,祝宁绞尽脑汁想说点别的,结果没等她想到,就听柴晏清道:“不必宽慰我。我也不是三岁小儿了。”
有些事情,小时候尚还会计较几分,可到了这个年岁,早就什么都明白了。
祝宁点点头:“做人呢,最重要是要学会往前看,以及当下过得开心。”
柴晏清看了一眼祝宁,嘴角含笑:“现在我就过得很开心。”
祝宁也笑了:“那就好。”
不过出了这么一件事,祝宁倒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工具还是太少了!咬骨钳还是必须尽快做出来。还有扩胸器——
祝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沐浴,沐浴完了就去画图,别的都顾不上。
晚饭时,柴晏清看着祝宁递过来的图纸,以及那略带讨好的笑容,笑容微顿。
祝宁眼巴巴看柴晏清:“这是验尸需要,我觉得应该大理寺报销,晏清你说呢——”
她就差把“报销”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最后,柴晏清微微颔首:“理应如此。”
大理寺不给报,但是他可以。只要阿宁想要。
祝宁一听这话,马屁立刻就跟上了:“这辈子能跟着你这样的上司,实在是我八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
柴晏清很想问一句“只有这个吗”。但又怕吓到了祝宁,最后只能缄口不言。
祝宁已经又感叹别的:“今日万万没想到,还能开腹验尸。”
她可是查了的,大理寺一年好几千个案子,开腹验尸的一个巴掌都没有。顶多就是局部验尸,这样开腹的,几年有一个。
唐锦华他们回去过年还没回来,估计等回来时候,都要气死——
事实上,这一次开腹验尸,祝宁算是在整个大理寺都出名了。
主要是但凡见过那画面的人,都会忍不住跟别人讲一讲——那震撼,那刺激,这辈子都未必能再见到啊!
所以,当唐锦华正月十四从老家赶回来的时候,整个大理寺都在传颂祝宁的丰功伟绩。
他才知道,祝宁干了这么一个事情。
唐锦华听小吏讲完了那画面之后,就去了江家。
江维新当然也知道祝宁开腹验尸的情况。
而且是当天就知道了。
这会儿看着唐锦华欲言又止的样子,江维新让人去把江许卿喊来了:“你跟你师伯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