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章 由来(1/2)

“这……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死字旗吗?这旗子不是遗失了吗?孙大爷,这旗子怎么会在您这儿?”

村长赵志国噌地一下站起身,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赵村长,这面旗子很有名吗?”

李承乾见到死字旗,内心里那是相当的震撼。

只是记忆也没这旗子,他根本不知道这旗子的存在。

赵村长环顾其他人,发现大家都一脸茫然,便立刻解释道: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爆发,蜀都安县青年教师王建堂组织蜀西北青年队请缨杀敌。

出征前,他父亲托人送给他这面死字旗。不过后来在战火中遗失了,

现在常见的死字旗是20世纪80年代王建堂根据记忆复制的。

这死字旗还被写进地质纪录片和文学作品里,中央电视台都采访过其后人呢。”

“原来如此!”刘老头接过话,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当时在藤县保卫战中,我们排捡到这面旗,就把它当作队旗了。

后来我们部队被打散,我们排也散了,我还以为这旗弄丢了,原来是王建堂弄丢的啊。

刚刚看到这盒子,我就有所猜测,没想到真是这死字旗。”刘老头说完,又疑惑地问,

“只是孙老哥,这死字旗怎么会在你这儿?”

“当时队伍被打散后,这旗子本来是保存在班长陈启峰手里。

我和班长,还有莫小峰走到了一起。

后来我们被敌人追击,莫小峰为了掩护我们牺牲了。

我和班长被包围在山林里,当时我受了重伤,本想拼命掩护班长逃跑,

可班长却把死字旗塞到我怀里,还命令我,一定要誓死保护好这旗子。”

然后,他把我埋进石头堆里,自己跑出去引开了敌人。”说到这儿,孙老头泣不成声。

过了好一会儿,孙老头情绪稍微平复,接着说道:

“后来我在石堆里躲了一天一夜,当时浑身是血,硬是凭着一口气往东摸,直到遇见采药的猎户才捡回条命。

伤养好后,我把旗子埋在门口的老槐树底下,想着等找到班长和队伍,就回来取。”

他抬手抹了把脸,声音哽咽得断断续续,

“哪知道刚出山口就遇上新整编的部队,又跟着打了几场恶仗,一路退到黄河边。

离这儿越来越远,一直没机会回来拿。

等抗战胜利再回来,当年的山林早变了模样,幸亏这棵老槐树还在。”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抚过旗面:

“我啊,就干脆在这儿安了家,一直守着这面死字旗,也守着小峰的魂。我总想着,万一哪天班长回来找旗子了呢......\"

“这些年啊,我心里一直惦记着班长,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他最后有没有躲过敌人的追击,是不是还活着。”

孙老头说着,浑浊的双眼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怅惘。

“我时常在梦里回到当年的战场,看到班长为了保护我,引着敌人跑向另一边。

那场景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海里转,我这心里啊,一直都对班长怀着愧疚。

要是当时我能再强壮点,再勇敢点,是不是班长就不用为我去冒险了。”

李承乾等人静静地听着,每个人的神情都无比凝重,刘老头紧紧握着孙老头的手。

孙老头接着说:

“这面死字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面旗子,它是那段艰苦岁月的见证,是我们并肩作战的情谊象征,更是班长托付给我的使命。

这些年,不管日子有多苦,只要看到这面旗,我就觉得班长和那些牺牲的兄弟们还在我身边。”

“有时候我就在想,要是他们能看到现在的日子该多好啊,国家太平了,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如今都实现了。”

孙老头微微仰头,似乎在和那些逝去的战友对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