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心里微微一怔,垂下眼帘,笑着应了,婆子转过放着各色玉器摆设的百宝阁,进了东厢,东厢临窗大炕上,一位四十多岁,穿着蜜合色棉袄,秋香色刺绣妆花裙,面容精致美丽的女子正斜斜的半躺在墨绿色百蝶穿花大条枕上,看着两个穿戴华丽的丫头坐在旁边剥着莲子米,见婆子进来,两个丫头忙起身擦了手,笑着曲膝福了一福,站到了旁边,婆子含笑点头回了两个丫头的礼,急走两步上前,满脸笑容的跪在榻前磕了个头,
请姨奶奶安!
陈姨奶奶带着端庄的笑,抬抬手道:
快起来,庄嬷嬷不在前院侍候着,怎么有空给我请安来了?
庄嬷嬷站起来,又福了一福,陪笑道:
要不是怕打扰了姨奶奶,我倒是想一天三趟来给姨奶奶请安呢!今儿,奴婢倒不是专程来请安的,是奉了老太爷的令,送位亲戚请二奶奶安置,二奶奶吩咐了先和婉如小姐一处住着,等开了春再另外收拾院子,奴婢带了人来给姨奶奶请安来了。
陈姨奶奶坐直了身子,秀美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不解的问道:
哪里来的亲戚?怎么能和婉如一块住呢!?
庄嬷嬷笑着回头看了看两个丫头,陈姨娘挥手示意两个丫头退下,庄嬷嬷看着她们出了门,才开口解释道:
老太爷说是他一个远房外甥女,不过
庄嬷嬷走近榻边,压低了声音在陈姨娘耳边悄悄说道:
不过那丫头自己竟说不清楚和我们府里到底什么亲戚,听双喆说,是王爷身边的小厮丁一送了来的。
陈姨娘惊讶的看着庄嬷嬷,脸色渐渐的沉下来,眼神也阴郁起来,庄嬷嬷小心的看着她的脸色,半晌,只好陪着笑提醒道:
姨奶奶,青姑娘还在外面等着呢,您看
陈姨娘醒过神来,抬手理了理发簪,依旧歪在靠枕上,眼神有些冷冷的吩咐道:
带她进来吧。
庄嬷嬷招呼着李青进来,李青站到榻前,垂着眼帘,曲膝福了一礼:
给姨奶奶请安。
陈姨娘眼里闪过不悦,庄嬷嬷在旁边陪笑介绍道:
姨奶奶,这就是老太爷的远房外甥女,李青姑娘。二奶奶吩咐,先安置到婉如小姐一处住着。
陈姨娘眼神冷冷的盯着李青看了一会儿,半晌方开口说道:
可怜见的,这大冷的天,连件皮毛大氅都没有!怎么就瘦成了这样?今年多大啦?
李青柔顺的回道:
回姨奶奶话,过了年就十五岁了。
陈姨娘又仔细的上下打量了李青一会儿,才又慢慢开口说道:
以后就安心的在府里住着吧,婉如是个温柔懂事的,好好相处着吧。
李青曲膝答应着,陈姨娘仿佛不太想和她多说话,挥挥手示意她可以下去了,庄嬷嬷带着她出了门。
陈姨娘坐直了身子,微微蹙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抬手叫了翡翠过来吩咐道:
你现在就去趟王府,把这事告诉太太。
庄嬷嬷带着李青和郑嬷嬷,穿过一个小花园,到了一处房屋众多,粉墙翠瓦的院子里,进了正屋,一群穿戴华丽,环肥燕瘦的侍妾把屋里填得满满的,正面炕上,坐着个瘦削苍白,五官纤细,面容显得有些苍老的三十多岁的妇人,李青上前请了安,庄嬷嬷也忙着上前福了一礼,笑着介绍道:
禀大奶奶,这是李青姑娘,是老太爷的外甥女,往后就住到府里了。
大奶奶恍不在意的看了李青几眼,眼神飘忽开来,笑容有些机械的点着头,回头吩咐旁边侍候的丫头道:
听书,取对金镯子来给青姑娘。
听书曲膝应着,转身下去,很快就用红漆小托盘托了对虾须镯来,大奶奶取了,笑着递给李青道:
不知道妹妹来,这对镯子也不知道妹妹喜欢不喜欢,如果不喜欢,妹妹就留着赏人吧。
李青忙曲膝谢了,双手接过。旁边的庄嬷嬷脸色有些尴尬起来,张了张嘴,却没有开口说话。
庄嬷嬷带了李青出来,李青已经觉得疲惫不堪,这一天,赶了大半天的路,进了这文府,将近一个时辰里,她就是跟在庄嬷嬷后面,不停的从一个院子走到别一个院子请安。郑嬷嬷扶了她,轻轻的说道:
姑娘?
李青冲她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庄嬷嬷在前面听到,回过头,笑着说道:
青姑娘赶了一天的路,这会儿也该累了,我这就带青姑娘去菱花院吧,姑娘的行李,我等会就让人给姑娘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