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解剖
你不理解扶桑传统内容产业界,在当年电视普及时受到的冲击,我不怪你,因为你没有经历过那段时间。小说
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当初扶桑人在电视普及过程中遇到的文化传承问题,跟我们华夏今天在互联网普及过程中遇到的文化传承问题,是一模一样的。看穿了前一个问题,后一个自然迎刃而解你别急,听我慢慢解释。
顾诚说到这儿,见金成武不忿地还想开口,连忙虚按了一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顾诚给对方倒了杯水,顺势抛出一个问题:你看过网络小说么
噗金成武直接被水呛到了,完全没想到顾诚的问题为什么这么有跳跃性,您这是在侮辱我么我怎么会看网络小说这种东西
也不怪金成武反应激烈,实在是如今才04年,顾诚建设的那个小说网站某点中文网,虽然经过了将近两年的发展,依然只有诛仙为代表的寥寥几部作品还拿得出手。
其他的网文一来不如后世的尺度放得开,论爽也不是非常爽。论意义么,就完全没有,被传统文学界所看不起。
所以眼下无论在哪个国家,问人看不看网络小说都是比较失礼的事情,就相当于问你是不是lo哔。
更重要的是,金成武是扶桑国籍的,扶桑有轻小说,没有网络小说,哪怕为了消遣,大伙儿觉得看个轻小说已经是极限了。
顾诚却丝毫没有情绪波动:别那么激动,我只是问你看不看网络小说而已,至于么。好,就算你不看,那我问你,你看过轻小说么
这个当然看过有时候实在累,压力大,会看一看。金成武也意识到了不给投资人面子是很失礼的,反应过来之后,态度就好了很多。
这不就结了。顾诚一拍金成武的肩膀,一副这还用我再解释么的表情,轻小说起源于什么年代起源于70年代,扶桑。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轻小说是起源于那个节骨眼儿呢而华夏的网络小说,要到2000年代才出现
金成武有些摸不着头脑:互联网都是94年出现最近才普及的,网络小说这两年才出现也不奇怪啊。
顾诚摆摆手:不不不,你太拘泥于技术了,我问的是思想和内容我是说,那些纯粹为了打怪升级泡马子爽的小说,毫无历史意义文学意义的小说,为什么在华夏和扶桑最早出现的时间,相差了30年至于这个载体叫轻小说还是网络小说,这不重要。
金成武想了想,直接放弃了:我不知道。
那就是因为,在扶桑,当年电视机的普及,起到的文化艺术荡涤作用,跟华夏今天互联网普及起到的艺术形态荡涤作用,是一样一样的。
为什么金成武彻底跟不上顾诚的脑洞了。
因为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当年都对文艺创作带来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复制的边际成本被一下子降为零研发工作完成之后,被一百万个人看到和被一千万个人看到,成本是一样的。于是大多数内容产业都受到了充分的马太效应冲击。
在印刷时代,无论是纸质小说,还是杂志报纸,其最终售价里面,作者的版税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印刷厂的生产成本发行渠道的销售成本。所以哪怕有盗版,盗版后产物的售价也不等于零。
一本正版书可能卖30块钱,其中7块是作者版税,8块毛利,还有15被印刷厂和发行书店各级赚走。而一本盗版书可以压低毛利不要版税,但剩下的15块印刷发行成本是省不掉的。
因此,当内容产品的复制成本不等于零时,盗版对内容的冲击就没那么大,反正都是要给钱的,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稍微多花一点钱支持正版。
可是,当电视和互联网这两样东西出现之后呢我们可以看到,复制成本被绝对降为零在网上下载盗版资源,或者在电视上看电影,是彻底不要钱的,只要看看广告。买正版30买盗版10块的时候,依然有人买正版;买正版10块盗版0的时候,绝大多数纸质书时代支持正版的人就会改为支持盗版。
顾诚说到这儿,金成武已经陷入了沉思。
版权问题的恶劣现状,他显然是知道的。别看扶桑这方面立法严,也依然没法杜绝。
他长叹了一声,茫然地问顾诚:那是不是把版权问题解决了,严打盗版,内容产业的创作模式就能复古呢
顾诚哂然一笑:怎么可能,有些东西,是不可逆的。哪怕防盗版工作做得再好,这部分人也是拉不回来的比如,我经营的那个网络小说网站上,现在有一本书叫诛仙,毫无疑问,这本书的盗版资源网上有很多。
哪怕将来我把后续创作的小说统统做防盗做得很好,一点资源都不流出。但如果读者的口味不刁,只看看诛仙囫囵吞枣一下也能觉得爽,那他们就再也不会去看正版网络小说了正版小说,是防不住已经滔滔江水一样形如公版的作品泛滥的。
所以,当复制的边际成本降为零之后,内容创作者其实在面临一个什么挑战那就是一定要满足客户的精确需求越来越变化刁钻的需求,这样才能促使人掏钱。因为最低端的那部分市场,已经被追求我不求写得最好,只求兼容更多人的胃口,哪怕囫囵吞一团也没关系的低端供应者,用免费占领了。
就跟原先,大家很穷,吃饭温饱都保证不了,自然有人会为了吃饱而掏钱。要是哪一天,假设白米的复制成本为零,无限量大锅饭供应,用户只想吃饱的话,随便吃,白吃,不要钱。但是供你白吃的只有白米饭,没有菜这时候餐饮业会完蛋么不会,只有那些做得难吃还不如吃白饭只能满足人吃饱需求的食堂,会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