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多大,偶尔都会想吃甜的。”
女子闻言面露思索,随即露出笑容道:
“你说得不错,来,再吃一块。”
说着,又把果脯往前递了递。
红豆这次没怎么犹豫,直接拿起一个柿饼。
这时就见对面好看的女子笑眯眯道:
“吃了我的东西,可要做我们李家的媳妇。”
小姑娘手一僵,柿饼差点掉车厢里。
她并未表现出这个年纪该有的娇羞,而是认真思索起来。
片刻后,摇摇头道:
“不行,那家伙太坏。
我娘说过,嫁人就嫁我爹那种,文武双全还要有狭义心的。
姓李的顶多占两样,文采肯定一窍不通。
“那如果他现在好好读书,考个秀才呢?”女子含笑道。
小姑娘再次思索一会儿,最后有些不太确定道:
“那估计应该可以。”
这番话放在外人听来多少有些不知廉耻了。
可在李珮看来,小姑娘爱恨分明,不扭捏不造作,这才是女子该有的气魄。
在这点上,她自愧不如。
想到这,她不自觉叹了口气。
这时车辆速度逐渐放缓,帘子被撩开,李环探进头来:
“姐,晌午了,该吃饭了。
咦,你带果脯了?”
李环也不客气,伸手从李珮手中布包里拿起一个最大的柿饼,一脸怀念:
“好久没吃你晒的果脯了。”
说完咬了口,脸上露出笑容,“就是这个味。”
这时车帘另一边也探进个大胖脑袋,看到李环在吃独食,故作不满道:
“李哥,有好吃的也不想着兄弟?”
“你侯大少整天山珍海味,能看得上这点东西?”
“瞧你这话说的,东西也得看是什么人做的不是?
这可是咱姐亲手晾的,千金不换的稀罕玩意。”
胖子说完,同样拿起一块果脯塞到嘴里。
经他们这一闹,车内两名女子心情好了许多,相视一笑后,下了马车……
时间一晃数日,路上再没出现过特别的事。
只是随着离京城越来越远,李环与胖子见识到了诏国不同的一面。
之前他们从乾州逃亡春临,又从春临南下秋梁,途径之处大多富庶,并没觉得怎样。
可自打出了芦州,越往西,百姓生活就越贫苦,比乞丐也强不到哪去。
见一路聒噪的两个年轻人不怎么说话,李丰年出声道:
“当年乾州的情况,比这里也强不了多少。
多亏了你舅舅将那里变成通商之地,西北才算富庶起来。
连陛下都夸赞他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说到这,李丰年突然笑了下,想起过年时二人讨论过有关“文正”的事。
倘若没有自己,这诏国第一文谥还真就落到大舅哥头上了。
李环第一次对舅舅的功绩有了直白的了解,紧接着又有些疑惑:
“孩儿还有一事不明,既然朝廷可以建第一个乾州,为什么不将西南也一并给建设起来?”
李丰年并未回答,而是看了看侯高飞。
后者立刻领会,嘿嘿一笑道:
“那小侄就献丑了。”
……